TCL手機啟動裁員 國產品牌緣何頻繁調整
2021-02-07 15:28:15
另一家國內手機廠商陷入困境。騰訊科技從可靠渠道獲悉,TCL移動已啟動裁員計劃,將撤回北京團隊,涉及品牌、營銷、銷售部門數十人。
人事方面,雖然TCL通信首席運營官兼中國區(qū)總裁楊柘仍在工作,但已不再管理日常業(yè)務,實際上已被“擱置空”。他的工作暫時由TCL通信中國營銷總部執(zhí)行副總裁黃萬全接任。
TCL通信官員對此不予置評。不過騰訊科技從一些內部人士那里了解到,有調整,有裁員。目前公司和被裁員工正在協(xié)商具體的薪酬方案,管理層變動即將公布。
說到手機業(yè)務,TCL是國產手機的老手,主要由TCL通信運營。本公司是a股上市公司TCL集團的子公司,主要從事R&D手機等產品的生產和銷售,并提供服務。目前,TCL集團持有TCL通信65.14%的股份,是TCL通信的最大股東。
TCL通信擁有兩個品牌,阿爾卡特和TCL。阿爾卡特是海外市場的主要手機品牌,TCL是國內市場的主要手機品牌。十多年前,TCL手機銷售額達到94.5億元,利潤占TCL集團總利潤的80%以上。手機業(yè)務成為TCL利潤來源的支柱。
當時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曾經說過“手機救了我”?,F在手機業(yè)務在拖累TCL。從近年的市場表現來看,國內用戶對TCL手機的認知度明顯低于海外市場。
IDC和公司數據顯示,2016年第二季度TCL通信北美總銷量達到710萬臺,營業(yè)額同比增長6%。在北美市場排名第四,僅次于蘋果、三星、LG,在國內手機廠商中排名第一。在Canalys發(fā)布的美國智能手機市場份額排名第三季度,TCL通信以9%的市場份額排名第四,中興排名第五。
但是TCL手機在國內的表現卻大相徑庭。由于未能抓住中國市場從功能機向智能機轉型的機遇,競爭壓力日益激烈,TCL手機逐漸被競爭對手甩在后面。
根據TCL通信2016年上半年財務報告,TCL通信2016年上半年手機等產品總銷量為3310萬臺,同比下降2%。智能終端總銷量1740萬臺,同比下降12%。 整體平均售價從2015年上半年的50.7美元降至2016年上半年的42.6美元。
下跌的核心原因是中國市場持續(xù)低迷的表現。
上半年,TCL通信在中國的營業(yè)額為4億港元,同比下降69%;手機等產品銷量180萬臺,同比下降52%,其中智能終端銷量60萬臺,同比下降71%。
在品牌方面,TCL的手機從“冬冬強,莫莫大”到“就像第一次亮相,劍膽”。而依靠感覺的手機品牌目前在市場上并不被認可。
產品方面,今年TCL手機的核心產品是TCL950、TCL750、TCL580,可以說涵蓋了高、中、低不同檔次。但考慮到TCL目前的品牌溢價能力和硬件水平能力,售價3299元的950銷售并不容易,而中間價位的750和580并不劃算。
“對于TCL手機國內成績不佳,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非常不滿,所以對這次的結構和人員調整很不滿。”上述渠道知情人士告訴騰訊科技。但在國內智能手機市場已經進入股市的情況下,TCL要想在市場上站穩(wěn)腳跟,可能并不急于求成。
【/s2/】為什么手機廠商會頻繁調整?[/s2/]
從10月份開始,一些手機品牌進行了內部調整,包括聯(lián)想、中興、TCL。還包括360部有互聯(lián)網思維的手機。
10月24日,中興發(fā)布紅頭文件。尹一民將擔任中興通訊終端事業(yè)部公司董事兼CEO,曾學忠將繼續(xù)擔任中興通訊EVP(全球副總裁)協(xié)助尹一民。
隨后,11月初,聯(lián)想也宣布了調整。聯(lián)想集團高級副總裁、移動業(yè)務集團(MBG)前聯(lián)席總裁陳旭東將負責聯(lián)想全球服務業(yè)務,聯(lián)想集團高級副總裁喬健將負責聯(lián)想MBG業(yè)務。
第二天,騰訊科技獨家獲悉,360手機也進行了內部調整。朱卸任360手機總裁,任360手機副總裁,升任執(zhí)行副總裁,負責360手機的所有日常運營,實際上相當于總裁。
加上這次TCL的調整,這些品牌有一個明顯的共同點就是在中國市場的不作為。
背后的原因是:一方面,中國市場的競爭壓力日益增大,尤其是在飽和和搶占股市的前提下。
IDC發(fā)布的最新報告顯示,2016年智能手機市場份額將達到15億,但增速只能達到3%。與2015年同期10.5%相比,同比增速明顯下降。這主要來自兩個方面:發(fā)達市場飽和,新興市場尚未開始爆發(fā)式增長。
另一方面,手機廠商的綜合競爭力不夠強。以中興手機為例,這個品牌曾經是全球四大手機廠商,但是過于依賴運營商渠道,沒有明確的產品迭代主線,導致快速衰落;聯(lián)想手機也受到運營商渠道的“傷害”,產品需求的設計往往偏離用戶的實際需求,尤其是下半年推出的手機模塊化概念,已經被網友吐槽回山寨時代。
相反,能保持較大市場份額的國產手機廠商,總是接地。比如華為和金立專注于安全保密,vivo和OPPO專注于解決消費者最關心的兩個痛點,即拍照和續(xù)航。
不難看出,中國手機市場已經從低端市場轉向高端市場。人們對智能手機的追求不再是“物美價廉”,而是更加注重手機的質量。從拼參數到拼用戶體驗,國產智能手機的獨特特性和用戶體驗是這場“手機大戰(zhàn)”取勝的關鍵。
物競天擇,適者生存。有機構預測,未來一至三年,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將進入更快的洗牌期,只有少數品牌存活下來,大部分將消亡。
上一篇:購買商標轉讓為您制造財富
下一篇:遼寧商標轉讓維護奶類商標




